Parse 关闭最大的问题是给市场讲了一个糟糕的故事。

其实真的核心用户对于 SAAS、PAAS 还是 BAAS 等一切云服务,对产品价钱的敏感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至少不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用户层面看的更多是产品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性除了能否稳定使用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能不能长期维护。

我们可以想象有相当多的 Parse 用户在这个一个事件里倒霉了,需要被迫切换,还有一些用户干脆不知道自己的 App 为什么莫名其妙就不能用了,因为他们的产品是外包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两种用户会怎么做,继续使用其他的 BAAS 服务?开玩笑,我肯定不会,连 Facebook 的产品都能停运,我凭什么相信别的创业公司,不如搞自己的一套东西出来。这已经不算是个商业问题了,是给用户一个不好的心理暗示。

本身 BAAS 服务就是一个很尴尬的位置,真的大公司很少用,与其花钱买这个不如随便压榨一点过剩的开发能力就能搞出来自己的一套,就像推送这个玩意一样,最早觉得挺复杂的,真的用第三方发现有点麻烦以后其实熬几天就能自己写出来。

真的 BAAS 用户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小公司、小团队甚至是个人,没有能力去开发太多内容,用云服务降低开发成本,二种是公司规模其实不小,对价格不敏感,对 BAAS 服务商提供的某些服务有海量的依赖,又不想组建自己的一套团队去做,或者是其实组建团队去做性价比反而不高,就希望能有第三方提供稳定的服务。对于第二种客户的影响肯定是极大的,但第二种可能是真的现金牛,莫非国内的 BAAS 服务商真的去考虑从个人开发者手上赚钱?

最近国内有几家云服务商过的都不好,曾经有很多朋友都给我推荐过他们的业务,但最终我宁可选择服务一塌糊涂的阿里云,并不是没事自虐玩,而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多数云服务都是大公司过剩的计算能力变现,至少是觉得透支一部分边际成本很低的计算能力,这种规模的公司剩余价值是持续存在的,并且因为是快大肥肉,大公司肯定也会相对认真对待,没有财务压力的前提下长期肯定更加稳定,相比较创业公司一轮一轮的融资要更加靠谱的多。另外一切跟云服务相关的服务里,如果真的是长期考虑,非行业老大的我也肯定不会用,这些市场容不下那么多公司,就连 Facebook 下面的 Parse 在和 Google 、亚马逊竞争都倍感压力,没道理创业公司会占到更多的优势。

回到 Parse 关闭的原因看,无非三点,一是 Facebook 本身不想把产品线扯的太长,二是高估了行业和自身增长,三是这个市场竞争对手太多,确实是食之无味的感觉,关了也无可厚非。

至于 Leancloud,产品不错,也有价格优势,虽然有过些奇葩的问题,比如聊天 SDK 升级的前后不兼容的那种,还有客服经常找不到,但总体来说比 Parse 的覆盖面更全,抗冲击的能力肯定强的多。作为创业者肯定是不想这种公司遇到问题,但,路还是要走走看的。

我知乎有三个帐号,一个是实名帐号;二个是出于对知乎匿名系统的不信任,专门回答匿名问题的帐号,偶尔也实名回答一些感情问题;三个是我专门回答技术问题的小号,三个帐号加起来也有接近10万粉丝,同时我也是知乎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如果上知乎早的人应该也知道我不幸曾经也挑起过一些争议事件,历史就不回顾,只说一下这次知乎的软文事件。

这次的故事背景大抵是一名叫做「芝士就是力量」的用户跳出来指责一些大 V 发大量软文推广某家公司的产品,之后又有路人曝出这个「芝士就是力量」的行为本身也是营销,来来回回经历了好几次反转。这里谁说真话谁说假话不表,不是当事人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说说发软文这个事情。

-

我曾经在四个网站上写过大量的内容,分别是榕树下、虎扑、豆瓣,和现在的知乎,但基本上这两年就很少更新任何一个网站,主要原因就是,不敢写。

知乎尤其严重,如果你经常在知乎上写答案就能知道,你无论回答什么用户都有人骂,回答感情问题有人骂、回答做饭问题有人骂、回答电影问题有人骂,甚至回答技术问题居然都有人骂,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好笑,我工作这些年做了不少游戏行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我回答游戏行业的回答时经常被一些游戏玩家指责不了解这个行业 。我认识很多所谓的知乎大 V 都是因为人言可畏而不再写内容,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如果只是为了爱好,在知乎上回答慢慢的变成了一种精神负担,只要一个答案发出去就要做好被骂个狗血淋头的心理准备,我遇到过最夸张的一次是我回答过一个鄙视盗版的答案结果两年后都有人私信追着骂。

这种情况几乎是一个社交媒体做大以后必然,网站不能用最高道德标准作为普世价值观要求别人,在用户增加的大前提下垃圾内容也一定会有数量级的产出。人红被人骂是社交网络的铁律,甚至可以和人一定会死亡一起列入生物圈的客观规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知乎站方也想过一些手段,比如增加友善值的设置,当然这个愚蠢的设计反而又逼走了一批知乎的内容贡献者。事实上我在几年前就强调过,这种事后给你戴帽子的不友善处理绝对解决不了本源,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用户的参与成本太低,每个人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当用户没有对自己 ID 的价值认同时,所有事后处罚都是显得苍白无力,但知乎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又不能设置太高的参与门槛,尤其是野心极大的知乎管理团队更不允许这个情况出现。

在这种让人不爽的状况下,我不敢说100%,但至少有八成的知乎内容核心产出者都是为了利益,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益。甚至不只是知乎,一切社交媒体都是如此,从 Twitter 到微博,从 Facebook 到 Instagram,你要是熟悉这个圈子就会知道,社交网络基本就是靠利益链撑起来的全部内容。

社交网络上最显著的间接利益是「名气」,微博上很多人从草根一跃成为知名大 V,知乎上也有很多人因为答案写的好被出版社邀出书,或者找到想要的工作。还有些人他们不追求这么高大上的内容,或者说他们也很难做到,只是想赚钱零花钱,所以接了一些软文。

知乎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网站,网站上诺大的广告立在那里,站方也做过知乎圆桌这种引导用户言论内容的广告,但从来没有用户上升到这次事件一样的情况去批判知乎站方。用户能接受这些是因为他们理解知乎网站运作是有成本的,觉得自己免费看了内容看一点广告是可以接受的,但用户忘记了别的人维护自己的帐号也是有成本的,多数用户把大 V 们都想成了不食油盐的圣人而已,但事实上不是,他们也要生活,也要改善生活。不开玩笑,要是知乎站方明确说禁止软文出现,发软文封号这种,知乎绝大多数深受爱戴的用户这辈子都很难再看到他们更新,这是客观事实,是一条你不得不接受的利益链。

用户希望在社交媒体上看不到软文只是纯朴的乡愿,而且多数用户对于用户和软文没有太多直观的概念,像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 Instagram 基本上是个广告窝。

说句不好听的,没有钱赚谁他妈愿意花几个小时写个答案还挨顿骂?

-

我曾经接过几个软文,基本都是朋友直接来找,然后产品我自己也比较熟悉的,不熟的一律不理。如果说知乎真的有软文的问题,不如说接没良心的软文太多。

知乎上有两家曾经被黑的不忍直视的公司,分别为云视链和游侠汽车,稍微了解点情况的人都清楚这两家基本上就是纯靠一路骗做到现在,知乎上明眼人多,这两家就被实实在在打成了马蜂窝。但这两家公司在被黑的最惨的时候都有写大 V 跳出来支持他们,甚至有些你看不出来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的,不是公司员工也不是投资人,这些人图什么?收钱了呗。

你觉得奇葩?

更奇葩的还很多,曾经有知名大 V 黑了某公司,然后转身去找这个公司要钱,说给钱我就删帖,甚至还有过有组织有纪律的做类似事情的团队,知乎站方也处理过几次事件,毕竟往大里说这是违法。

不收黑钱、不做违心事是基本道德问题,和社交网络无关,和平台无关。

-

知乎现阶段除了暴民横行这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外,最大的麻烦就是花了几年时间建立的价值体系已经基本崩塌。

早期知乎基本都是牛人多粉,只有输出有水平的内容才能赚到粉丝,让牛逼的人获得对等的影响和收益也是知乎长时间以来最大的优势。现在呢?

第一次价值体系的崩塌是写手横行。在13年以后知乎冒出来大量的用户在知乎上写各种奇葩的故事,有父母双亡勤奋读书的、有和人谈恋爱谈到惊天动地的、有和明星谈笑风生的,陆续有很多人被扒过,基本都是编故事而已,这些人就靠一个看起来假的不行的故事骗到了大量粉丝,然后再找机会获得利益,包括前一段时间骗捐款的童瑶就是其中之一。当然除了小打小闹的个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一大批以前微博上的写手号也加入其中,甚至有公司化运作。

第二次价值体系崩塌是靠美女骗粉的越来越多。在知乎上已经几乎是铁律,只要一个看起来头像是美女的用户,写个回答,随便曝张照片就能换来上千粉丝。我前不久还尝试过一次,经朋友同意用她的照片和帐号回答了一个晒腿的问题和一个购物的问题,一周涨了3000多粉丝。同样这个行为也是有公司规模化运作,而且部分公司手上的帐号已经不是小数。作为用户也应该成熟的认识到一个问题,长的又漂亮又能写的并没有那么多。

第三次价值体系崩塌是陆续大家发现在淘宝上能以极廉价的成本买到粉丝。

在这个事情上除了童瑶这种出了经济问题的事情外,知乎站方几乎是没有作为,这是知乎管理团队最让人痛恨的地方之一。

-

最后,帮助用户产生价值是社交网络内容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议题,如果用户无法在你的平台上获得利益,也不要奢望用户有所产出。同样,如果用户想看到好的内容,也要相对应的接受一个利益链条。

对于我喜欢的作者我能接受付费阅读,甚至我更倾向于付费阅读,但中国的大环境不允许,那些看不惯软文的用户,让你们掏钱,你们乐意吗?

青春片是很难用传统电影审美去分析的一个类别,你可以说它镜头不美,可以说它故事俗套,可以说它演员做作,但只要能够让人唤起哪怕一瞬间的共鸣,也是一个足够让人给她点赞的亮点。《我的少女时代》毫无疑问是在这些年青春片大军中并不多见的成功者,一部没有滚床单、没有劈腿、没有堕胎,甚至连接吻都没有的青春爱情片,干净的不能再干净的校园的爱情。

-

每个人的校园回忆总会出现那么几个形象,一个学习好篮球好的优等生,他是全校一半女生的梦中情人;一个一脸痞气每天打打闹闹在学校混日子的扛把子,每个好学生都对其避之不及;一个学习好长的又漂亮的校园女生,但凡走过学校就会引来一阵围观;一个没有任何出彩,走在学校里就会被淹没在人群中的小女生,而她可能就是你。

开学第一天,一帮男生在学校里四处搜寻那些可以看的上眼的女生,心里暗自许下定要把你追到手的诺言。另外一边还有一群女生叽叽喳喳的站在篮球场边,看着在打篮球的高又帅的男生。

林真心是站在球场边的少女,球场里的是名字就透着中二气的欧阳非凡。这个时候的林真心跟无数花痴少女一般只能远远的看着欧阳非凡,无论从各种角度来说,她对欧阳非凡的情感并不是爱情,而是一种类似惯性的爱慕,是每个少女学生时代都有的感情。这种感情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很难有结果,因为这种男生的周围一定会站着一个校花,一个叫陶敏敏的女神。

这部片子另外难得的地方时,虽然陶敏敏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也做过坏事,但故事里并没有黑化她,甚至在反抗制度时她和欧阳非凡一样都是站在「正义」的一边,相比较功利是故的成年人来说,陶敏敏也只是一个多了点心思的学生而已,更何况在感情里陶敏敏其实片子里唯一的被害者,她把自己的爱意一厢情愿的奉献给了对自己毫无感情的徐太宇。

而徐太宇的爱情来自林真心。

一封诅咒信链接了林真心和徐太宇。如果没有这封信,林真心还是那个没有任何出彩的小女生,默默念完了几年书,上了一个大学,十几年后当在回想起中学时光只是感叹当年曾经傻乎乎的暗恋过一个叫做欧阳非凡的男生。但徐太宇的出现改变了本来平凡到墨守陈规的中学爱恋模式,这么一个成绩差、脾气坏,在学校里就是打打杀杀的男生一定不是林真心希望碰到的。

我们无法说清林真心喜欢徐太宇哪点,我们更说不清徐太宇喜欢林真心哪点,这种脱离了社会和物质干扰的感情反而很难加以归类。林真心对徐太宇的感情从开始的恐惧,转变同情,再到爱慕,至于徐太宇从哪个时间开始发现自己喜欢林真心时,其实屏幕面前的我们无从知道,但这个感情却来的异常顺畅。当徐太宇拔掉针头跑到林真心的窗下时,观众已经了然于胸,这就是爱情。

在福利社里,徐太宇一把把林真心推出去,让她将雪糕交给欧阳非凡,我在的电影院里一群女生集体发出了春心萌动的「啊」的一声,这是电影给观众的共情。我们只能猜测徐太宇当时做的缘由,可能是他觉得林真心是真心爱着欧阳非凡,但我们更能理解徐太宇当时心内的痛楚,尤其是相比较那一脸似有似无的坏笑。

林真心教会了徐太宇很多,比如「当一个女生说:没事就是有事,没关系就是有关系。说她再也不理你,不是真的讨厌你,而是她很在乎你,非常非常在乎你。」

徐太宇把每句话都听在心里,记在心里,也做到了极致,但傻乎乎的徐太宇一直没有勇气直面这段感情,甚至在对流星许愿时,他也没敢表露自己的情感,最终把思绪也只是放到了一盘磁带里。有没有注意徐太宇是用的西班牙语说的「我爱你」?那是因为在书店时林真心曾经把一本西班牙语诗集塞给了徐太宇,告诉他,不会写情书就抄外文诗歌吧,显得高深莫测。

Hebe 的歌配极了这部片子,无论徐太宇还是林真心,在那个流星夜一定有个念头同时闪过两人的脑海:

「与你相遇,好幸运。」

-

女中学生心里能放得下两个男生,一个是触不可及的明星,一个是邻班又高又帅的大男生。毫无疑问林真心是幸运的,她的大男生在做广播操时就站在最前面领操,不用像多数人一样,算计着那个 ta 的位置,在转体的时候精准的穿过人群的缝隙偷偷撇一眼,心满意足的转回身。毫无疑问林真心是幸运的,有两个又高又帅的大男生喜欢着她,这两个男生愿意时刻为她顶风违纪的站出来,与她联手奉献了一段最美的青春回忆,不用像多数人一样,校园爱情不过只是对那个 ta 的一厢情愿。毫无疑问林真心是幸运的,很多年后依然有个男生记得她喜欢的明星,甚至为她奉献了一场真心为你的演唱会。

玛丽苏的结局可能是整片唯一的败笔,以至于看到最后有很多朋友都说是2个小时的演唱会广告,刘德华的出现也稍显突兀。影片结尾还带出来一个更加争议的地方就是关于演员的更换,如果说陈乔恩和那个第一次听说名字的小演员宋芸桦还有几分相似的话,言承旭的出现争议就大得多。事实上绝大多数观众对最后的预期还是那个一脸坏笑的徐太宇,哦,不对是王大陆。但在言承旭出现时,电影院里前排几个看起来也就中学生的几句话却然而让我感慨万千,那几个小女生在讨论这个演员是谁。那瞬间我真想告诉她们他是道明寺,我也多希望对面站的是大S。

感谢青春里有你。

-

这部电影真的很俗套,俗套到我开始看的时候在电影院里尴尬的不知所措。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也从内心偶尔的小鹿乱撞到整个心里防线的崩塌,我承认我真的爱上了这个导演和每个演员。跟多数喜欢这部片子的人一样,每个男生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林真心,每个女生的心里也都会有一个徐太宇,这已经跟电影的叙事技巧毫无关系,是一段关于青春最美的回忆。这个时候突然明白,原来片子里的中二台词和种种尴尬其实只是那个年纪我们的真实写照,每个人都曾经亲身走过,只是走上社会后给自己背上了枷锁,却回头鄙夷那些自由自在的人。

俗套的并不是电影,而是不敢直面内心的你。

在电影字幕出现后,记忆又回到了操场边的杨树下,女孩故作矜持,远远望着喜欢的男生,不知道再有一次机会,女孩有没有走上去鼓起勇气跟那个男生说出心里话。

少年,余生请多指教了 ~

我的少女时代

装逼和炫耀只能填充80%的社交网络,于是上帝创造了猫。 — 查拉斯图拉·D· 玉凤

2011年 Youtube 上出现过一个爆红的视频,讲的是两名计算机科学在 Google 用各种看似科幻片里才能出现的方法在网上找猫。他们两人领导的团队从 YouTube 的视频上上随机截取1000万张静态图片,用一个由1000台计算机、16000个处理器的系统进行近一周的「学习」,学习如何从这些照片中发现猫,最终在这些照片中找到了2万个包含猫的物体,其中对猫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5.8%,这个成绩看起来十分糟糕,但相比较以往的成绩已经提高了70%以上。

这两名计算机科学家一个是被称为 Google 的战神查克·诺里斯的 Jeff Dean,很多做数据库或者相关行业的可能听说过 MapReduce、BigTable、Spanner,是的,这些远远领先一个时代的数据库技术都是他搞的。以至于行业里出现了很多关于他的「谣言」,比如「编译器从不会给Jeff Dean警告的,Jeff Dean会给编译器警告的」、「所有的指针都是指向Jeff Dean的」、「在2000年末的时候,Jeff Dean 写代码的速度突然增长了40倍,原因是他把自己的键盘升级到了USB 2.0」……

另外一名跟Jeff Dean一起找猫的人叫做Andrew Ng,中文名为吴恩达。

1976年,吴恩达出生在了伦敦。作为医生的香港裔父亲可能从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孩以后会成为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的革命者。

大学前吴恩达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度过,吴恩达和无数在海外的华裔年轻人一样十分热衷于学习。1997年拿到了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了 MIT 的硕士学位,2002年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之后来到了斯坦福,定居在硅谷的中心点Palo Alto,这里诞生了半个硅谷,也是全世界学术和工业的交汇点。

2010年当时已经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的吴恩达加盟了 Google X 团队,就是那个在之前搞了无人驾驶汽车和Google Glass 的那个团队。

吴恩达进入的团队主要任务是领导一个叫做Google Brain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根本目的就是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

有个共识是,脑科学是人类最难认知的科学之一,甚至人类对自己大脑的了解可能少于对外太空的认知。

对于人工智能人类最早的认识是 MIT 的教授 Marvin Minsky 所提出的「头脑的社会」,意思是在大脑里每个零件都是有所分工,类似现实中的社会分工。如果计算机科学家真的要打算做出来一个大脑,就必须要模拟人类大脑的每个零部件分工,这个工作量和复杂度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在长久以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更多的是停留在科幻片的基础上。这也是吴恩达曾经一度放弃这个方向的原因,甚至他还曾经不停的打击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放弃人工智能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然,让人工智能领域产生动摇的理论来自一名叫做Jeff Hawkins,兼具企业家和科学家背景的人。他认为人类的智慧是来源于单一的算法,理论是在人脑的发育初期,大脑的分工是不确定的。

正式这个理论的出现让吴恩达眼前一亮,就有了之后的 Google Brain,他们用10万台电脑模拟了一个人类的大脑,让后让这个机器大脑通过自我的学习去寻找猫。

之后这顿成果视频在 Youtube 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让内行人重新对人工智能产生了信心,也让外行人知道了什么是深度学习。对于吴恩达来说,这个视频让他获得了明星一般的关注度,以至于他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深度学习的 先行者 Geoffrey Hinton ,要知道在过去的30年里,整个深度学习领域几乎是靠着Geoffrey Hinton一己之力在推进。

2013年 Geoffrey Hinton 和一干同僚也加盟了 Google。之前轰轰烈烈的找猫行为也并没有只是成为了一个噱头,无论是 Android 上识别语音命令、无人驾驶汽车,还是在Google + 上标记图像都应用了当时的成果,更是间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对于深度学习的认知,一系列相关的创业公司拔地而起。

但这时吴恩达来到了人生的下一个转折点 — Coursera。

2012年初,在吴恩达生日那天,和他的同事 Daphne Koller 一起开发的在线教育网站 Coursera 上线了。几个月后,一共有10万人在 Cousera 上报名参加了吴恩达的机器学习,平时吴恩达一年最多教400名学生,这个意思是,如果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这10万人要想接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机器学习教育,吴恩达需要连续上250年的课。

这里,吴恩达间接探索到了在线教育的真正意义 — 让来自全世界的人都能免费获得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资源。

在之后做 Coursera 的几年时间里,吴恩达又对这个特殊领域产生了更多的思考,比如对于 Coursera 这家公司来说,重要的意义是解决高等教育延续性的问题。他在接受36kr采访的时候曾经自己提到过「我们认为高等基础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有了线下高等教育基础后,对于那些需要继续学习或者扩展知识面的专业人士,Coursera 上的课程才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我们更多定位是在高等再教育或者研究生课程,因此在 Coursera 上的课程一般专业性的要求都相对要高。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所有的像你和我这样的职业从业者,我们需要继续学习保持竞争力,但是我们没有整块的时间或者条件去大学课堂进行再教育,这个时候 Coursera 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12年和2013年两年里,Coursera 都是全美最火爆的初创公司之一,2012年7月,Coursera获得600万美元A轮融资;2013年7月,Coursera完成了4300万美元B轮融资。

之后的2014年,吴恩达仅保留了 Coursera 的董事长席位,加入了百度,担任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百度研究院。这个事件的影响大到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百度将领导一个创新的软件技术时代,更加了解世界。」

2013年百度成立了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并且在吴恩达之前先后招募了Facebook资深科学家徐伟,异构计算专家、GPU海量解析专家吴韧,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余凯等。李彦宏也曾经多次表示过希望IDL 能够成为像PARC和贝尔实验室一样的顶级科研机构。吴恩达的到来毫无疑问是拼图的重要一环。

吴恩达在百度实际执行的项目被称为「百度大脑」,在产品出来前我们并不清楚和之前的 Google Brain 差距在哪里,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吴恩达的决定。

最后,对于一个真正改变世界的吴恩达来说,他的人生追求在哪里?36kr 在对吴恩达采访时,吴恩达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I really have to take off at 6 o ‘clock. I have been late for home everyday and I promise my wife will be home early today.」

如果你经常看球或者看足球相关的论坛、网站,尤其是最近,会看到很多人在疯狂谴责中国足球,大抵是因为女足成绩很好但是收入很低,男足成绩很差但是收入很高。就在今天女足刚刚在加拿大世界杯小组出线,这种骂声更加愈演愈烈,那我们说一下,究竟是为什么导致了这种差距。

-

收入差距

在讨论原因前,我们先要知道究竟男足运动员和女足运动员的收入差距有多少。

在中超,球员的平均工资为200万人民币,居全世界联赛的第15名,其中最高的球员为曾经效力广州恒大现效力上海上港的阿根廷球员孔卡,他的税前工资是6000万人民币,国内球员收入最高的为国家队和广州恒大的双料队长郑智,他的税前工资是800万人民币,能够入选国家队的基本都在300万人民币以上。这也只是基本工资,其余的还包括球队赢球的奖金、商业活动等等。

女足呢?世界杯期间中国女足教练团队人透露是,女足队员的月薪基本只有2000多块人民币,甚至防晒霜都买不起太好的。

事实上这种差距不只是中国,在国外同样如此,全球平均收入最高的联赛为英超,达到了227万英镑,超过2000万人民币。欧洲赛场上收入最高的两名球员为梅西和C罗,两人的税后工资都在2000万欧元以上,按照西班牙52%的税率计算,两人的税前工资都超过了4000万欧元,达到3亿人民币。

2015年女足世界杯主办国加拿大队的首席射手辛克莱尔的年薪只有约合15万人民币,即便在欧洲一个女足运动员的顶薪也只有10万欧元,这还不如很多男足球员一周的工资高。

女足世界杯上最廉价的胜利,也就是女足姑娘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

收入结构和俱乐部收入

首先有个最重要的概念要说清楚,是关于足球运动员的收入来源。前文已经点到,男足运动员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点:俱乐部收入、商业活动收入,事实上在欧洲女足基本也是这个收入来源结构。但在国内女足运动员的收入主要是地方体委的补贴,因为俱乐部根本没钱。

对于俱乐部来说收入主要来自于三点:转播费收入、比赛日收入和球员交易。

中超总共有16支球队,2014赛季总收入超过20亿人民币,相比较2013赛季增长了4亿,其中5家俱乐部有盈利。同时相比较欧洲俱乐部,中超因为转播权垄断的问题,少了一笔最重要的收入,如果转播权开放竞拍或者引入市场化竞争,这个收入可能会获得成倍的增长。

除了本身收入就高以外,中超俱乐部背后还基本都有大靠山。在中超俱乐部背后支持的公司有的为恒大、富力、永昌这种地产公司,有的为中信、鲁能、上港这种大国企,也是因为这些公司的支持,中超赛场每年豪掷上亿的俱乐部遍地都是,其中上一个转会期中超16支球队就花了30个亿。

国内女足联赛历史上最重大的投资为上赛季上海女足投入了2000万人民币,绝大多数女足俱乐部每年的预算不过几百万人民币,这里面还要负担球员训练和去打客场的路费,最终剩下到运动员手上的也就是一个2000元的基本工资。但即便如此这几百万人民币,其实也是源自地方政府的补贴,商业收入少的微乎其微。

-

为什么女足俱乐部没有钱

中超,从2012到2015赛季场均上座人数已经稳定超过2万人,其中最高记录为2012赛季江苏舜天对广州恒大的比赛达到了65769人,之后基本中超每轮都有上座4万人以上的比赛。2014赛季中超的收视人次也超过4亿,近两年几乎翻了一倍,场均收视率稳定在0.4%到0.7%之间,其中2015赛季广州恒大对天津泰达的比赛达到了1.0%,甚至远超同期的NBA总决赛骑士对勇士第一场的0.6%。

2013年亚冠决赛广州恒大对首尔FC的第二场比赛在中国创造了1.2亿人的收视纪录。也是中国近十年收视人数最高的体育比赛之一。

就是因为这种关注人数,俱乐部背后的金主愿意持续投入,每年上亿的投入换来上亿的观众人次其实性价比非常高。也是因为这种关注度使得中超所有有可能产生品牌曝光的广告位价格都极高,像广州恒大的胸前广告就达到了一个赛季1.1亿元。

但无奈的是,女足超级联赛的最高上座人数不过200人,甚至很多场次一个观众都没有。

事实上因为俱乐部的职业化,使得男足收入远远高于女足,如果继续职业化,两方的差距还会更加扩大。如果现在真的是完全靠公司化运作女足,那国内女足联赛会因为没有资金维系直接停摆。

国际足联曾经为了提高女足在各个国家的关注度想过很多备受诟病的方案,比如要求女足球员穿短裙,但因为种种原因都不了了之。

-

为什么女足少有人看

1.对抗小,节奏慢

足球比赛里面有一个共识,就是跑动多才有机会。

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场均跑动距离基本都在10公里以上,即便在认为对抗较差的中超,最近两个赛季场均球队跑动距离也打到了110公里,意思是即便算上门将都有人均10公里的距离。2013年拜仁欧洲杯夺冠那年最后几场比赛里托马斯穆勒奉献了场场13公里以上的跑动距离;2014年欧冠决赛皇马对马竞的比赛里,马竞所有首发中前场球员跑动距离都超过了13公里;有记录以来跑动距离最长的球员是2001年世界杯预赛对阵希腊时的贝克汉姆,他跑了16.1公里。

但女子比赛这个数字则低的多,在女子世界杯中,多数球员场均跑动都在8到9公里之间,甚至早几届比赛里场均跑动只要7公里多。这个距离也只是男子业余联赛的水平。但比较最近几年女足世界杯,跑动能力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德国女足世界杯中,瑞典女足中场菲舍尔跑了12公里,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成绩。

2.观赏性较差

很多男足运动员都有一些属于他们的时刻,比如大罗的钟摆式过人、小罗的牛尾巴过人、梅西的小碎步过人、罗老汉的无解内切、贝尔的强行超车、C罗的原地踩单车……

这些内容占据了大量球迷之间的谈论内容。因为肌肉能力等原因,相对而言女足比赛很少能够看到这些镜头。其中女足里少有的「世界巨星」马塔就是因为她能够在对抗中完成原本只有男足运动员才可以做到的技巧。

3.不符合传统审美

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健硕的男子足球运动员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预期。

虽然这几年已经有所改观,但肌肉健硕的女性依然脱离于主流审美以外。

当然,女足里还是有美女的,比如号称女足高圆圆的李佳悦

3.职业寿命相对较短使得球星较少

多数男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基本是这样的:18岁到21岁之间获得一个职业合同,然后在24岁之前获得联赛上场机会,之后一直到32岁开始逐渐减少上场,然后在34岁以后开始逐渐退役。少部分会出道很早或者退役很晚,比如皇马签约的奥德加德16岁就获得了职业联赛的首秀,比如狼王托蒂39岁依然征战意甲和欧冠。

但如果经常关注女足,会发现女足运动员的变更很快,甚至绝大多数女足运动员都在28岁以前就选择了退役。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收入较低,很多人可能在这个年龄选择更换工作以维持生计,二是很多女足运动员会在28岁前选择生育,这就意味着可能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告别训练和赛场,这对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致命的。

-

为什么中国女足成绩比男足好很多

男足成绩差和女足成绩好的原因应该分开说。

男足成绩不好有很多细碎的原因,从中国有职业足球以来就有的赌球问题还有足协的管理乱象。但这些问题随着10年开始大力整顿足球行业的黑幕,到恒大让金元足球在中国大行其道开始逐渐消散,因为对于运动员来说,好好踢球的回报已经远远大于赌球能带来的收益,这是中超球队巨额投入的最好回报。

这些是中国男足成绩较差的原因,但真正使得女足成绩那么好的原因其实还是:在各个国家女足中,中国队相对职业化程度高。

纵然收入很低但中国女足运动员依然是少有通过政府的补贴依然实现了职业化。

如果经常踢球的,尤其是和专业球员踢过的会明显发现,在业余里玩的再好的和职业的差距也非常明显。职业化意味着你可以全天候的训练,也可以有高强度联赛可以踢。

15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中的24支球队里,依然多数球员没有职业化,对于他们来说要首先有一个维持生计的工作才可以继续踢球,像东道主加拿大队的中场赛琳娜和艾米丽两人的本身职业是货车司机。

在这帮非职业化运动员里,中国女足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同样的道理,日本男足虽然贵为亚洲强国,但在国际赛场成绩依然相对惨淡,也是日本,女足却拿到了上一届女足世界杯的冠军,因为日本女足职业化几乎是世界上做的最出色的,日本也有世界上最好的女足联赛之一,虽然跟日本男足职业化比依然有差距,但是跟其他国家的女足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优势。

对于男足,即便是在球员职业化几乎最差的亚洲,世界杯40强预选赛也只有不到10支球队里面有业余球员,所以对于男足运动员来说完全没有职业化所带来的优势。

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如果其他国家女足都能够职业化的话,很难说中国女足成绩能比男足好多少。

-

三个赤裸裸的现实
  1. 最基本的经济学尝试,决定价格的是供需关系,和劳动没有关系。同样在体育领域和成绩有可能也没有太大关系,最主要的还是看受众人群的多少和商业价值的大小。就像英超球队在欧战成绩惨淡,但依然无法改变英超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联赛。
  2. 中国女足可以通过加大引入资本投入和加大宣传等手段提高女足的关注度,女足的成绩也绝对对世界杯冠军是可期的,但女足的影响力和收入却永远无法接近男足。
  3. 绝大多数骂女足待遇低的人可能一场女足比赛都没看过。

-

女足究竟有什么好看的?
  1. 不确定性很强,事实上女足比赛产生黑马的可能性更大。
  2. 进球更多,因为有可能产生比男足更强的压倒性差距,所以经常能爆出匪夷所思的比分,比如这届世界杯就有瑞士 10:1 厄瓜多尔,德国 10:0 科特迪瓦。
  3. 女足姑娘们还是很可爱哒~

-

我们能为女足姑娘们做点什么?
  1. 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2. 正常看待身边踢球的女性。
  3. 女生们可以考虑找男生学学足球,很帅哒~

-

早上的肉夹馍摊子,一边的白吉馍静静贴在铁锅里,馍的中间火色线形成一个周整的圆,说明快好了;另外一边的腊汁肉也被切的粉碎,静待白吉馍的出炉。

「你知道吗?国家鼓励创业了。」

「嗯?」

「国家说鼓励我们这些创业者了。」

说话的是正在拿白吉馍出来的摊主。

-

三四年前的一个阴雨天,吃完万恶的 Subway 等着下午数学考试时,猛然听到邻桌传来几个中文的聊天声音,在这个有上千中国学生的美国公立大学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但他们在聊一些关于创业的事情,我便在一旁默默拿出笔记本假装复习考试,耳朵认真的听着聊天内容。大概意思就是他们想在国内 Copy 一个类似 Coursera 的东西。两人都是即将毕业的 Phd,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经历能够拿下足够多的客户。大概思路就是回去找自己国内的大学教授吧,告诉他们这种模式,帮助他们在上面开课。

就这样一直听了半个小时后,我走了过去,做了自我介绍,留下了联系方式。之后很多数的点头之交一样,那个 Gtalk 账户就默默的躺在我联系人列表内,好像一具放在客厅的塑料盆栽一般,你时间长了可能根本注意不到他,但他还总在那里让你觉得欲罢不能。

大概几个月前,这个盆栽突然主动给我打了一个招呼。聊了几句知道原来他们真的回国做了几个月市场推广,但是发现极其不顺利,连自己觉得最容易谈下的教授都没有谈拢。大概三分钟给我转述了整个事情后我就看他骂了半个小时国内的制度多么差,人多么迂腐。真的就好像一条狗大师一样在网线的另一段狂吠。等等,我想说,这些我们都知道,但这些是你做不下去的借口吗?当然我没有这么直白的去问,可是整个事件让我第一次开始考虑这个事情:国内的创业环境到底有什么问题?

-

这几年大陆弄出来很多创业栏目,以至于我身边很多稀奇古怪光怪陆离的同学都信誓旦旦告诉我打算去创业,然后全都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hi,我要创业了!」

「哦,恭喜啊!你打算做什么方向?」

「方向?」

「是啊,我是说,总有点明确要做的东西吧。」

「那没有,就是要创业。」

「所以……你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没想呢。」

毫无疑问,他们除了创业这两个字以外多创业这件事其实是一无所知。

我想说,这个事情普遍到已经均发生在我各个年龄阶段的同学身上,事实上多数人在我追问为什么去创业时,无非获得三种答案,一是想赚钱;二是想出名;三是太难找工作了。看看这些答案和说这些话的人,我开始怀疑这些所谓的创业节目才是真正的西方资本主义过来坑害我国大好青年的工具。

创业这件事情毫无疑问在中国被过度娱乐化。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一个特殊类型,创业类节目的总数量甚至高于了舞蹈类节目,顺手一搜就有几十档。然后我们看上面的创业者有什么人?我偶尔看过几集,有的创业者是只有一个念头就上去忽悠人,不幸的是口才还不好,被损的一塌糊涂;有的创业者是公司已经做的有规模,上去做广告。

曾经有几个朋友也邀请过我去参加,据说是人太少找我凑数,想想也就不去丢人了。

我想有过创业经历的人一定能够有一个共识,就是创业这个事情是看人的。

-

A 君是一个在 Quora 上认识的朋友,他有美国很多成功创业者的特性,例如是犹太人,例如是 Gay,他做的东西是一个在线版的财务软件。我在问他为什么创业时,他的回答是以前在工作时经常接触财务软件,但都有很多不好用的地方,当有一天自己终于受不了的时候,决定干脆自己做一个。

B 君是在技术社区认识的,本来是一个外包公司的 Python 开发者,后来被一个朋友拉去做 SDN 了。我问他为什么去创业,他说觉得那个朋友很靠谱,而且觉得以后这个事情的市场潜力很大。我问他是不是为了赚钱,他说肯定有钱更好,但是对于他来说钱的意思是有人认同了他的产品。

C 君是一个华人,在美国的一个 IT 公司混到了中层后跳出来决定自己做点事情。我问他为什么创业,他说有一天自己上大学的儿子跟他说要创业,他突然回想起来年轻时候的热情,决定去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加上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20几年,认定不会比自己的儿子差。

D 君是一个高智商的海归,我问他为什么要创业,他的答复是:自己年纪轻轻一膀子力气凭什么给别人打工。

E 君在国内做游戏,据他说他创业的原因是,有一次女神跟她说自己一个朋友做了一款游戏推荐他去玩,结果他觉得那款游戏做的屎一样,想了半天就干脆辞职自己做游戏。虽然之后并没有追到女神,但也成就事业和一份看来更靠谱的家庭。

F 君是我一个高中学长,没学过一天编程,对于电脑的认识就是玩 QQ 空间,有一天跟我说他想创业,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当接触的人多了以后,发现国内的创业环境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两极分化点,一边是很多接受了良好西方教育,或者眼光比较西化,做事也很有格调,和多数我接触到的美国创业者一样,不管自己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但至少嘴上所说的创业原因都装裱的很漂亮,除了证明自身价值外还要带上宏大的普世价值观。但还有很多创业者属于肉体和思想的双草根,他们不清楚世界究竟如何发展,或者认为这些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他们只是专心或者假装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幻想有一天能够赚大钱。

那么这些接受过美国思想的精英和纯粹的土著去比,又缘何产生如此的差据?

教育在中国是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逐步理想破灭的过程。韩寒说:「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有混的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的好的女同学,那是嫁的好。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韩寒的这句话其实就是中国多数年轻人的心态,是对于成功和金钱的过度渴望,是对于社会现状不满的心里反扑。

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还能相信吗?不,中国人从来没有相信过知识改变命运,或者说中国人认为改变命运的意思等同于开着豪车住着豪宅搂着明星。我想,中国和美国真正的文化差异可能就在一个对自己命运的理解上。中国人多数想要创业是为了钱,纯粹的钱,赤裸裸的钱,当然有这个心态的现实是中国人大多没钱,没有金钱就没有任何安全感。但依然无法忽视一些畸形的心态导致一些人在创业这个事情上偏执的追求。

多数人从出生开始父母就告诉你,他那些开着兰博基尼的同学就是比骑着自行车的人要好,于是这个「好」字,甚至更复杂的「幸福」这个次就被赋予了很多金钱上的属性,即便这些属性可能已经彻底脱离了其本来的解释。

成功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上瘾的毒品,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环境下,于是出现了很多人,他们现实生活被金钱砸的一塌糊涂,在学校看着自己喜欢的女神被开着豪车的人抢走,回家后吃饭的时候都会被家长数落一顿,说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买房子了云云。然后不幸的是,他又看到了电视里的创业节目或者飞机场里的成功学讲座,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人已经踏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他们本来就不是生活的得利者,你让他们怎么去改变世界?不是说不行,而是作为社会的个体,不要去想靠买彩票获得你所期待的生活。

剩下那些精英创业者们就是另外一种状态,他们不愁温饱,即便不创业也能有一份安安稳稳顺舒服服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在正常的生活里不会对没钱看病或者没钱上学这个事情感到万分恐惧。也是因为这些,他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些更高的抱负,可能不只是短期的利益,更是一个对自己长久生活和工作的规划,不是说他们不看重钱,而是不只是金钱。当然非常让人不好接受的是,很多精英们相比较做产品,好像更加热衷于参加各种会议。

可想而知,不久的将来,人才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求职的前 CEO。

-

前不久某知名创业杂志曾经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并且用描写了其人生的第一桶金,是QQ盗号。之后用积极的态度描写了其创业选人的理念:只要作弊抄袭的人。然后看到一堆行业内的知名人士转发并留下了年轻人很优秀的评论。也是媒体,前两年还曾经有国内另外很知名的一家创业媒体做过一个盗版 App 的下载渠道,之后因为被人言论攻击的太多所以被迫下线。

国内很多做了几十年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一直也都没有做到基本的媒体道德,理应对这个事情有所习惯,但新媒体就不能有点新的改变吗?

更重要的是,赚钱没错,即便再粉饰多数的创业者还是为了钱去创业,但在某些人眼里是不是创新创业就完全等于赚钱?

我曾经一度在微博上取消关注了所有创业相关的内容,甚至删掉了所有跟创业有关的微信公共帐号,不再看任何创业媒体。看了太多实在无法忍受里面那些同质化极高的内容。

说正经的,上次看到这么多心灵鸡汤,还是在《读者》能卖1000万本的时候。

-

去年底和在上海做手游的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人刚从大公司跳出来创业不久,当时我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问他们手游上线后要怎么推广,全桌做手游的人都无语的看着我,刷榜啊。

是啊,刷榜啊。

我知道,虽然我觉得接受不了,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事本来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多数公司肯定是被动刷榜,前面的人已经在刷,后来者如果不刷根本没有展示空间。但这个事情让人最崩溃的事情其实是当他们的 App 因为刷榜被苹果下线后,自己跳出来骂「友商」,说是竞争者给他们刷榜,把他们刷下线了。不开玩笑,这是我有史以来听到最匪夷所思令人发指丧心病狂的言论。

-

有些人被无情的遗忘了,他们虽然称不上罪魁祸首,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看看那些背后的人,他们做了什么?

我前两年在加州听过一个国内著名风投基金合伙人的讲座,他总结他们在国内投资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打时间差。意思就是,他们看到一个已经在美国火了的产品后,就会去在国内选择一个相似的模式去投资,靠着控制这个时间差获得了相当可观的退出。但随着这样做的越来越多,同时中美用户差异在被明显区分,最近开始越来越不好做,他说这是他这两年最苦恼的事情。

同时我相信很多的创业者前两年也听过一句话:我们不投没有市场验证的产品。这句话什么意思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不投 Copycat,这两年这个事情稍微好点,但你依然能见到很多非常奇葩的事情,比如你把 BP 投给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拒绝你以后拿你的 BP 让他们的朋友把这个项目做了出来,或者把你的 BP 转给他们投过有参考价值的项目。

当然国内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投资机构,只是也混了太多光怪陆离的人和事。

-

我们惊奇的看到,前段网上在爆炒 Elon Musk,有人称他为真实版的钢铁侠,有人称他为下一个乔布斯,很多投资机构、创业者和媒体都在不停的转发他的消息,并且感叹为什么国内出不了这么优秀的创业者。你觉得呢?

也是我提到的这个风投合伙人,点开他的微博,几天前还转发过一篇某创业媒体的文章,通过 Peter Thiel 那本书分析中国为什么从0到1的创业公司很少,你觉得呢?

作为商人争名逐利本来没有错,但请不要一面鼓励人创新,一面又把创新者打死。

-

鼓吹创业这个事情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一些本来不适合创业的人被搞得生活彻底偏离了原本的道路,一些本来安安稳稳做事的人被搞的越来越浮夸,一些人开始纯粹用钱来衡量创新创业是不是成功。对于我来说,以往那个卖打口碟和线装书的海淀镇,现在被称为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以往那个聊西方文学的咖啡馆也开始聊起来了创业。

没有了文化的触感,一手摸上去全是钱。

这是一个关于混黑道人的故事。

春节的时候大张在QQ上找我,问我是不是在家,我回答是后他就继续问我能不能出来喝杯咖啡,好久没见了想聊一下。我们就约在了一个星巴克。那是一个北方冬天难得的好天气。

大张是我在高中时候的扛把子,也是我同班同学。我至今依然能极其第一次踏入高中大门时学校门口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女生在讨论着某个人,是的,就是大张。在他没有进入学校前关于他的一切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校园,在各种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中我组织出来了这么一个故事。

大张的父亲本是本地一富豪,后来因为涉黑事件躲避警察的追捕所以逃到了海外,他一直在一个人生活,初中的时候一次群架他失手砍死了一个人,因为未成年人并且家里有钱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把这个事情压了下去,因为在道上混的好,当时就连我们学校附近城中村的老大都要跟他称兄道弟。

我在报道的时候就发现,要在人群中认出他异常轻松,一群高中生中唯一一个冲天炮发型的就是他,而且高中报道那天还穿了一身黑西装,虽然那张脸还是一张未成年人的脸,也压不住那一身的煞气。

我要离这个人远点。这是我当时全部的念头,但几分钟后现实击溃了我的心里防线,我们两个成了同桌。

「你好啊。」他先给我打了招呼。

「你好啊。」我颤颤巍巍的回答。

再下一次说话已经是一周以后了,也不是我不愿意搭理他,只是他上课要么在一个人一脸严肃沉思什么事情,要么就是在睡觉。下课的时候就拿着手机出去打电话。直到有一天他问我:你能搞来一百万吗?

我茫然的摇了摇头。

他叹了一口气说,又砍伤了一个人,我爸的钱还没打过来,真惆怅。

在我和他做同桌的一个学期里,几乎每周都有人在班级门口堵住我,让我把一封信或者一个字条交给大张,有的是来自一些怒气冲冲的高年级学长,有的是来自纯情的同年级女生。我从来没有打开看过一眼,都是默默的递给他,然后继续干着我自己的事情。

一直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你真是个可靠的人啊。」

我笑了笑。

「我缺个靠得住的副手,你来帮我如何。」

我笑了笑。

「嗯,也对,你好好念书就好,我们的生活太危险。」

一个月后的数学课,在他两天没有上课后,一个人悠然自得的从后门走到了座位上,包括老师在内全班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并不是因为上课大摇大摆进来这个事情,这本没什么,真的情况是,他头上缠满了绷带。

在他坐下后老师请了清嗓子说:「大家专心听课。」

我问他:「你怎么了?」

他故意躲开了我的目光:「前天被人黑了,跟十几个人打了一架,虽然赢了但也负了点伤。」

我没有回答他,继续摆着数学书补语文作业。

一会他把头伸向了我说:「我刚搞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女生,你想玩玩吗?边上学校的校花。」

不开玩笑,我当时就吓傻了。停顿了一分钟没说出话,然后他拍了拍我:「开玩笑的,你写作业吧。」

良心说在和他和平共处的一个学期里还算比较开心,两个人没有过丝毫矛盾,唯一让我不爽的就是他经常上课的时候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然后老师会跟我说让我看住他 。在第二个学期重新调座位以后,我们两个也就没了什么交集。有一天体育课的时候,我为了躲过长跑就跑到了厕所旁边的花坛后面,正好看到他在那边抽烟。

「好巧啊。」这次是我先打的招呼。

「是啊,说起来我真的挺想你的。你知道吗?我是这个学校的老大了。」

「你不是早就是了吗?」我没说谎,我真的这么以为的。

「以前高三的那个傻逼一直说比我厉害,前段时间看不过去就找人把他做了。所以以后在学校里,哦,在附近也可以。有什么事情就报我的大名就好了。」他掐了烟头就走了。

我记忆中唯一一次提到他名字是我们学校和附近一个中学打了一场三四十人的群架,救护车和警车来了十几辆,不幸我当时就在周围吃饭,就被学校的领导请到了办公室,还有三四个穿着警服的人。

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学生,那一瞬间说吓尿了都是轻的。我就把我能想到的全都说了,大概就是大张带头跟人打架什么的。等一周后在厕所见到了抽烟的大张,跟我说:「妈的也不知道上次大家谁把我供出来了,你听说是谁记得告诉我。」我这次是吓的都没尿出来。

一年后大张被开除了,和他进来的时候一样,被开除这件事在学校里也有很多风言风语。我又总结出来了一个故事。

大概就是大张因为在网吧玩梦幻西游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生,在开房以后就把女生肚子搞大了,女生的家长闹到学校,然后他一气之下又把女生的家长打了,没想到女方的家长也是本地一黑社会实力,就引起来一座几百万人小城的腥风血雨。最终大度的大张决定平息失态,决定退学外加退隐江湖。

大张被开除后我在附近的小酒馆见过他几次,都是在和看起来就是道上混的人在一起吃吃喝喝。

就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和大张回忆完我们相知相识的过程后两个人都开心的乐了好久,眼看咖啡也已经喝完,时间也不早,我就说要不然改日再聊。这时候大张握住了我的手,把脸凑到了我的面前,我看着他的眼睛,我知道他一定有更多的话想跟我说,这是一双有故事的眼睛,我甚至能看清楚几百个日日夜夜泪水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

「你有什么话就说吧。」我笑了。

「你听说过安利吗?」

西安

番外篇:切糕男的世界

“你是愿意做一辈子互联网,还是跟我一起卖切糕改变世界?”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理想中的回答。在我最迷茫时舍弃了自己的团队,放弃了微软和Google的offer以及自己的家庭,毅然决然走到西客站对面卖起了切糕。我知道这份职业看起来可能不是那么耀眼,但世间事往往如此,越是不被人重视的,越是有价值去尝试。

创业的挫折是有的,我被人从西客站一路打到了中关村,又回到了我最初创业的地方。我心里清楚,这次回来并不是要重新做那个没有半点前途的行业,只是我要重新思考这两个看似不着边际的行业中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契合点,很快我就发现了。

六个月我我做出了第一款改变我家的app–“Cut the 切糕”,因为短时间的口碑效应给我带了一个不菲的收入,让我在重新创业后第一次敢于在煎饼果子里加了一个蛋。又是六个月,我做出了一款改变我们小区的app–世界上第一款切糕电子商务网站,因为网站做的很成功,所以著名的“切糕工场”看上我的项目,在多次磋商下,最终决定投资我十斤的切糕。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久久无法入睡,梦里我真的改变了世界。在丰台的露天剧场里,先后介绍了麻花11代等产品后,迟疑几秒,看着台下口水留了一地的食客们,开心的说道:“One more thing。”背后哥几个缓缓用板车推出来我们将要风靡世界的产品–i切糕。

我知道改变世界就是这么简单,每天我都看着一车的切糕告诫自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早上起来一个朋友给我短信,说拿到风投了,我问他多少,他迟疑了几分钟后回复到,大概有10斤切糕那么多。我电话立刻打了过去。

“你赚大了啊!”

“这个……哎,别提了。”

智商正常的人肯定能够听出来里面的问题,我立刻插话到:“怎么了?”

“投资公司不是很正规,他们钱投过来之后要吃点回扣。哎……”

“吃多少啊?”

“9斤切糕。”

“那可真不少啊。”

“是啊……员工一年就要吃掉不止1斤切糕。”

“那怎么办,这个钱你还要?”

“当然要了,要不是这个钱我一刀切糕都拿不出来了,现在经济状况这么不好,我们这类专精商务网站又是红海……”

“苦了你了。”

“现在创业难啊。看了半天……哎……早知道当初就卖切糕去了。”

“没事,现在多赚钱,以后有的是切糕可以吃,放心吧,我们都相信你的实力。”

我挂下电话心想,这人他妈的真疯了吧,又一个被社会逼疯了的人。

“老板,咋了?”员工在身后问。

“没事,一个神经病罢了。”

“怎么神经病的?”

“就是我这个朋友之前也是创业者,和咱们状态差不多,稍好点的就是他当时绑定了几个大客户,所以业务之类的都很稳定。我其实也不太熟悉,就是一次因为一个项目打过一点交道。这个人在大概半年前,一天晚上他老婆跟他说老看路边卖切糕,让他回来的时候买点。”

“这个老婆真害人啊。”员工一拍大腿。

“嗯,而且我这个朋友其实妻管严,平时身上没什么钱,那天碰巧身上只有10块钱和一张公交卡。”

“那岂不是死定了?”

“是啊,被打了两站地,一身的血,据说之后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没了人样。”

“没人帮忙吗?”员工真的听傻了,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工作转身看着我。

“其实在场的人很多,事后听记者说在场至少有一两百人围观,还有警察也在看着。但所有人都在拍照发微博,哪有时间管啊。”

“警察呢?”

“警察?摇手机呢把。说起来这个朋友也够可怜了,这个事情之后精神就一直有问题,公司没多久也破产了,就这样几个月后精神病彻底恶化了,当死自己还摆过摊子在街上卖切糕,又被人打了一顿。”

“那他老婆呢?”

“早走了,估计早就跟卖切糕的跑了。”

“那他现在在做什么?怎么为持生计啊?”

“你别说,这个人脑子不清楚但是人本身没傻。先做了一款iOS游戏叫’Cut the 切糕‘,赚了一小笔后现在在做电子商务。”

“什么的电商?”

“切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