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创业的或者关心类似的话题的人应该知道现在的风投没钱了,很多百亿级别的机构募几个亿的基金都困难重重,2018年上半年成功募资的比去年同期下跌了接近80%,下半年的情况更惨。除了整个市场就没有钱以外 – 我指的是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就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批做基金的在过去几年胡乱投钱导致的,甚至我觉得以现在国内风投基金的整体体量来看,这个原因才是核心原因,毕竟市场还没有缺钱到这些钱都投不起。
在我七年前第一次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大一批投资人的素质是被高估的,最早的那一批投资人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大概13年之后开始出现了一大批浑水摸鱼做投资的。
其实这些年和无数投资人聊下来,包括我周围的朋友和我的观点大部分都很像,国内投资人素质最高的就是两批,一批是非常早就开始做投资的,试错试出来的,而且那一批人是和互联网的创业热潮共同成长的,见识非常多,而且整体素质非常高,也愿意摸索;另外一批是自己创过业的,知道公司运作是怎么回事的,尤其是自己创业成功以后做投资的,非常靠谱。最糟糕的一种是从一些大的传统投资机构出来开始做投资的,甚至前些年还有过一批本科毕业就去做投资经理,然后两年混到投资总监,又两年竟然可以忽悠到人做合伙人的,这个时间内根本连一个正经的退出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这一批人还不少。
如果没有在一线做过的人很容易低估创业里面经常被忽视的难事,比如人事问题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公司大规模扩张当中,这会分散创始人大量的精力;比如很多人喜欢把创业的事情过渡量化,但其实很多时候公司的成长是通过数据看不出来的;再比如有些投资人会低估运气这件事在创业里的重要性。没有在一线做过的投资人投资前评价一家公司和做投后管理的时候明显会忽视这些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里很多人顶着一样的职位,但是能力却天差地别。
-
整个创业环境遇到的第一个转折大概是从08年以后开始的,这个时间点前后有一批投资人意识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整个市场上的创业公司是不足的,很多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是需要被释放的;二是当机构越来越多,自己也需要推广,这个推广又是两种层面的需求,分别希望被更多的创业者看到,和被更多的LP看到。
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就是创投基金的娱乐化,可以看到大量机构的老板在频繁参加综艺节目,在一开始这种行为对整个行业是有非常积极的帮助的,确实健全了整个市场,但是几年后就突然变了味。
大概时间点是2011年以后,市面上出现了几家非常没有下限的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在频繁投网红项目,或者硬创造一些网红项目出来。
只要够火就投 ,至于赚不赚钱根本不考虑。
这种行为也是有他的潜在逻辑在里面的,本质上机构把投这种项目当做是一种PR的方式,一个几个亿规模的基金,拿出来一两千万投资几家网红公司当做宣传经费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网红公司因为有知名度,所以找接盘的也相对容易,因为毕竟还有其他机构需要这些网红公司做PR。
但是这些机构就没有考虑到这种行为在长期就导致了大量浑水摸鱼的创业者,甚至误导了一批更年轻的投资人。
结果就是往后的日子里,创业者必须要频繁抛头露面,低调的创业者在市场上越来越难拿到钱。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浑水摸鱼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出现在这个市场里。甚至在普通人的眼里投资人和创业者成为了联手骗钱的,把整个市场彻底的妖魔化了。
这是日后无数问题的开端,因为乱七八糟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市场越来越难以判断。
-
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是经常被人忽视的,大部分行业里,最懂这个行业的人一定是在一线的,而不是在投资公司里的。绝大多数投资人都是在隔岸观火,然后考虑是不是要煽风点火。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投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做了一种非常聪明的选择。
其实他们真正投资的不是公司,而是赛道和人。
中国最早的一批投资公司几乎都是靠投赛道成功的,找一个一定可以做起来的方向,然后投这个方向最优秀的人,总归结果不会太差。事实上很多投资之前资方对公司本身的运作并没有太细致入微的分析,更多的是看大方向。
这个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不只是在中国,哪怕在美国市场凡是遵循这个理念的机构也很成功。
但是这个理念其实有一个很严重的瑕疵,赛道的数量和宽度都是不足的,当市场趋向于稳定以后,机会会呈现出一个断崖式的下跌。
大概13年以后,投资机构的数量极速增多,就看到了市场上两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是开始硬创造出来一些赛道,明明没有需求开始被资本强加出来一些需求;二是开始在一些机会不太多的赛道里面硬投一大堆公司。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这些年出现了一大批匪夷所思的“共享经济”概念的创业公司,很多真的是没有需求创造需求,有点需求就吹出来好几家独角兽。
显然,这里面就一定会有泡沫,要解释泡沫破就要说另外一件事,这些机构要怎么退出。
机构肯定是要想办法把公司股票套现的,否则没有办法给出资方钱,而套现的方式无非两点,一是上市;二是被收购。
上市的通道比想象中的窄很多,尤其是创业环境最火热的互联网公司每年上市的就那么些,而且要真的做到上市的规模也非常难,哪怕上市了距离套现还是一段不近的距离。于是这个市面上大部分资方考虑的都是被收购。
被收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己手上的股份被人买走;二是投资的公司被人买走。
最典型的卖自己股份的情况就是让之后的投资人买一部分自己的,让自己得以抽身,比如我投了A轮,然后B轮的投资人买了我50%的股份,很多情况下这笔钱就已经回本了。剩下的钱如果能退出就是稳赚,这其实是这些年比较好的一种做法,但是这不是一种长效的做法,因为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退出问题,之后的人还是要想办法退出。
于是最好的办法肯定是收购,但是收购面对的问题就是谁来买。游戏和影视类企业曾经有过一阵被A股上市公司收购的风潮,但是后来被一纸文书给卡死了。而其他的互联网公司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一直以来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里,最好的收购就是被BAT收购,所以出现了一堆创业公司创业的目的就是被BAT收购。
这个市面上就出现了另外一种类型的公司,他们创业的核心方向是两点,一是能做成自己所在领域的领头企业;二是他们的某些资源是BAT某家公司非常需要的。
比如前些年百度收购了大量的公司有一个共性就是有流量但是不知道怎么变现,而阿里会收购一些对云服务有所帮助的公司。最近几年腾讯和阿里注资的公司有很高比例的是对他们的支付业务有所帮助。
事实上ofo和摩拜理论上都是很遵循这套逻辑的公司,对于腾讯和阿里来说这种频繁的小额支付就是他们最想要的,但是之所以没有被腾讯和阿里完全拿下就是这两家公司也没有傻到一直去买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的公司。
这只是比较大的公司,很多小规模的公司在这两年都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包括BAT在内,很多传统互联网市场的买家突然变聪明了。
于是在去年和今年都出现了一大批机构发现自己投资的公司找不到任何退出渠道,规模已经被吹起来,导致其他创业公司买不起,而因为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大点的公司又不买,自己又够不上上市规模,如果继续运作还要持续烧钱,但是破产钱又打了水漂。
在整个2018年能看到非常多出名的投资机构都投赔了,还有更多的投资机构是整个基金都没有两笔正经的退出,空有估值但是没办法把钱还给LP。
在这个情况下大量的LP也不傻,不可能持续给这些机构挥霍自己的钱,这才是2018年出现融资困难最主要的原因。